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空氣污染:為何越來越難看到喜馬拉雅山脈

BBC國際部環境事務記者納文·辛格·卡達(Navin Singh Khadka)在健行,其身後可看到有霧霾遮蔽了山脈

BBC
在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地區健行,霧霾遮蔽了山脈,即使近距離也看不到

我在尼泊爾首都長大,自小仰望喜馬拉雅山。自從離開之後,我就一直懷念著那些最高峰上壯闊遼遠、俯瞰山脊的景色。

每次返回加德滿都,我都希望能再次看見壯麗的山脈。然而,希望不時落空。

罪魁禍首是籠罩整個地區的嚴重空氣污染,形成一層厚重的霧霾。

即使在過去天氣最清朗的春季與秋季,如今也難見晴空。

就在去年四月,我搭乘的國際航班因天氣陰霾影響機場能見度,被迫在加德滿都上空盤旋近二十圈才得以降落。

我下榻的飯店海拔適中,若天氣晴朗可遠眺山脈——但在我為期兩週的停留期間,始終未見晴天。

即使前往位於加德滿都郊外的主要觀景點納加闊特(Nagarkot),眼前所見的也只是一片霧霾,彷彿群山從未存在。

「我不再像過去那樣以『日出、日落與喜馬拉雅山景』來為這裡作宣傳了,」自1996年起在納加闊特經營飯店的尤根德拉·沙迦(Yogendra Shakya)表示。

「現在大多數時間都無法看到那些景色,我就重新改為歷史與文化的定位,這裡也有這些旅遊資源。」

早在一年前的旅行中,我曾懷抱希望,能在迷人的安納普爾納(Annapurna)地區健行時一睹壯麗的喜馬拉雅山景——但結果幾乎也都失望而歸。

前景是一座小山,背景可見喜馬拉雅山脈和一些山峰

Yogendra Shakya
在越來越難得的晴朗天氣裡,從納加闊特的有利位置欣賞喜馬拉雅山的景色

科學家指出,該地區的霧霾情況愈發嚴重,且持續時間更長,能見度大幅下降。

霧霾是由多種污染物形成的,包括塵埃與火災產生的煙塵粒子,導致能見度降至5,000米(16,400英尺)以下。在旱季期間,這些霧霾常滯留空中不散,而氣候變遷使旱季時間進一步延長。

每年六月至九月為該區的雨季,此時天空多為季風雲層覆蓋,而非霧霾,山脈同樣難以看見,能見度偏低。

過去,每年三至五月、十至十一月是旅遊業的旺季,因為此時天氣晴朗、視野開闊。

但隨著氣溫上升、降雨減少,以及空氣污染惡化,如今春季也常出現濃霧與低能見度的情況,且這種狀況甚至從12月就開始出現。

前景是一座小山,由於霧霾,後面什麼也看不見

BBC
最近一次來到同一位置,僅看到朦朧的景色

「看不到山脈代表沒有生意」

尼泊爾首位女性登山嚮導之一切特里(Lucky Chhetri)表示,霧霾天氣已導致其生意下跌四成。

「去年有一次,我們需要向一組登山客賠償,因為嚮導們無法讓他們看到喜馬拉雅山脈,霧霾太濃了,」她說。

自1986年起曾十多次造訪尼泊爾的澳洲遊客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表示,看不見群山是「極大的失望」。

「十年前還不是這樣,但現在霧霾似乎無所不在,對像我這樣的遊客而言,實在令人非常失望,」他說。

尼泊爾甘達基省(Gandaki province)登山業者協會(Trekking Agents Association of Nepal)主席克里希納·阿查里亞(Krishna Acharya)表示,登山產業正面臨嚴峻困境。

「我們的會員嚮導都很沮喪,因為看不到喜馬拉雅山脈就代表沒有生意。很多人甚至考慮要轉行,」他向BBC表示。

尼泊爾女性健行嚮導之一切特里在清晰可見的喜馬拉雅山前擺姿勢拍照

Lucky Chhetri
尼泊爾登山嚮導切特里表示,霧霾天氣導致生意不好

在印度一側,靠近喜馬拉雅山中央山脈的酒店業者和旅遊業者表示,霧霾現在比以往更加濃重,且回歸的速度也更快。

位於烏塔拉坎德邦(Uttarakhand,亦稱北阿坎德邦)並在社區經營旅遊業務的維爾迪(Malika Virdi)表示:「我們現在有較長時間的乾旱期,隨後才會有強烈降雨,與過去不同。由於降雨不頻繁,霧霾持續的時間更長。」

然而,維爾迪女士指出,遊客們依然堅持不懈,許多沒有見到山脈的遊客會再次造訪,試圖再碰碰運氣。

在巴基斯坦喜馬拉雅山脈的西部地區,受霧霾影響相對較小,因為這些山脈距離城市較遠。

然而,當地人表示,過去從白沙瓦(Peshawar)與吉爾吉特(Gilgit)等地清晰可見的山脈,如今也常不再可見。

巴基斯坦環境保護局前局長阿西夫·舒賈(Asif Shuja)說:「霧霾層保持懸浮的時間更長,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能夠看到山脈。」

霧霾、沙塵暴增多

南亞城市經常位居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這片區域的公共健康受到了有毒空氣的嚴重影響,空氣污染頻繁導致交通中斷和學校停課。

汽車和工業排放、基礎設施建設的塵土、乾燥的碎石道路以及垃圾露天焚燒是全年主要的空氣污染源。

此外,乾季延長導致森林火災增加,產生大量煤炭,加上印度北部、巴基斯坦與尼泊爾農民在收割後焚燒農作殘餘物,也進一步加劇空氣污染問題。

天氣使得暖空氣覆蓋在冷空氣之上,使污染物被困在空中,阻礙垂直空氣流動,使污染物無法擴散。

南亞氣象協會的達斯博士(Dr Someshwar Das)對BBC表示:「霧霾和沙塵暴在南亞地區增多,這一趨勢預計會因氣候變化和其他因素而持續。」

根據尼泊爾水文氣象部門的數據,2024年,位於尼泊爾西部主要旅遊中心博卡拉(Pokhara)機場記錄的霧霾天數達168天,比2020年的23天和2021年的84天大幅增加。

尼泊爾魚尾峰的圖片,從路上可以清楚看到晴朗的天空

Yunish Gurung
晴朗的日子裡,從路上可以清楚看到晴朗的天空和尼泊爾魚尾峰
尼泊爾魚尾峰的類似影像,但現在朦朧的天空遮住了視線

BBC
霧霾籠罩的同一座山脈,拍攝地點大致相同

專家認為,由於喜馬拉雅山脈位於一個人口密集且污染嚴重的地區,它可能是全球受影響最嚴重的山脈之一。

這可能意味著,原本壯麗的喜馬拉雅山景,現在大多只能通過照片、畫作和明信片來呈現。

「當我們無法讓客戶看到他們為之付費的山脈時,我們只能帶著愧疚做生意,」登山嚮導切特里女士表示。

「而對於霧霾,我們無能為力。」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