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還沒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人手捧一杯鮮綠色飲品的照片——那可能是時候更新一下你的動態了。
這杯飲品,就是抹茶。
從TikTok到Instagram,抹茶在網紅的帶動下迅速走紅,讓Z世代消費者紛紛在咖啡館外大排長龍。
但其實,抹茶並不是新興飲品。作為日本廣泛生產的傳統茶品,這種鮮綠色的茶粉已有數百年歷史,深植於日本文化,常見於茶道儀式中。近年來,抹茶注入了現代元素,經常以熱或冰拿鐵、甜點,甚至護膚產品的形式出現。
抹茶是由茶樹(Camellia sinensis)特別培育的嫩葉製成的綠茶。不同於一般綠茶以茶葉或茶包沖泡,抹茶是將茶葉研磨成細粉,直接打入熱水或牛奶中飲用。
加拿大註冊營養師米蘭達·加拉蒂(Miranda Galati)表示:「綠茶的健康功效已有充分研究,而抹茶則是其更濃縮的版本,不過,仍需要更多針對抹茶本身的研究來確認其潛在益處。」
但抹茶真的如社群平台上吹捧的那麼神奇嗎?
抹茶富含抗氧化物,能幫助身體對抗細胞損傷,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
韓國建國大學(Konkuk University)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抹茶的抗氧化物含量可達一般綠茶的10倍。
綠茶與抹茶密切相關,由於抗氧化物含量高,綠茶有助於促進減重。研究顯示,綠茶能提升新陳代謝、加速脂肪燃燒,這部分也歸功於其含有較高的咖啡因。
一杯正常份量的抹茶拿鐵(使用一茶匙抹茶粉)約含38至176毫克咖啡因,低於一般咖啡的咖啡因含量。
加拉蒂指出,由於抹茶中含有L-茶氨酸(L-theanine),與咖啡相比,飲用抹茶通常能帶來「更平靜」的提神效果。
她說:「抹茶中的這種氨基酸有助於調節神經系統,能減輕壓力、舒緩焦慮並改善失眠。」
部分研究也將抹茶中的成分——包括抗氧化物、葉綠素、咖啡因及L-茶氨酸——與提升大腦功能的可能性聯繫起來。
咖啡因本身就能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不僅促進腦部新陳代謝,還能增強警覺性與記憶力。
日本靜岡大學(University of Shizuoka)的一項研究亦指出,抹茶可能有助於認知功能提升。
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共招募了12位年長參與者(2男10女),每日攝取2克綠茶粉,持續兩個月。結果顯示,參與者的腦部功能有所改善。
和所有含咖啡因的飲品一樣,抹茶也需要適量飲用。
抹茶的咖啡因含量高於一般綠茶,過量攝取咖啡因可能引起焦慮、失眠與心跳加快等副作用。
咖啡因能提升警覺性,適量攝取有益,但攝取過量則會促使腎上腺素大量分泌(俗稱「戰鬥或逃跑反應」),短暫提升精力的同時,也可能帶來焦慮或壓力感。
成人建議的每日咖啡因攝取上限為400毫克,因此建議一天飲用抹茶拿鐵不超過一至兩杯。
對咖啡因較為敏感的人而言,抹茶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的咖啡因含量較咖啡低,加上L-茶氨酸有助於減緩咖啡因的吸收與刺激。
別被名字嚇到。「Dirty Matcha」(骯髒抹茶)其實只是將濃縮咖啡(Espresso)淋在抹茶牛奶飲品上。
除了風味改變外,這樣的搭配是否會讓一杯飲品中的咖啡因過量呢?
儘管Dirty Matcha結合了咖啡因帶來的提神效果與抹茶的鎮靜特性,營養師指出,這樣的組合仍可能刺激腎上腺素釋放。不過,他們也認為,由於L-茶氨酸的緩衝作用,咖啡因釋放得更為溫和,因此效果相對「乾淨」。
與普通抹茶拿鐵一樣,營養師建議每日最多只飲用一杯Dirty Matcha。
隨著抹茶近年來在全球日益流行,日本出口的抹茶量已超過國內產量的一半。
有報導預測,隨著需求持續攀升,日本國內與全球市場都可能面臨抹茶供應短缺的情況。
為應對激增的需求,日本老字號茶商一保堂(Ippodo Tea)與丸久小山園(Marukyu Koyamaen)首次宣佈對抹茶產品實施購買限額。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數據,2023年日本抹茶產量達4,176噸,幾乎是2010年產量的三倍。
不過,隨著抹茶普及,市場上產品品質的差異也越來越大。
加拉蒂提醒說:「抹茶粉的品質差異很大。如果你是為了健康益處而飲用抹茶,記得選購值得信賴的品牌。」
此外,市面上一些咖啡館販售的抹茶飲品,可能額外添加了糖分、香料或甜味劑,這些成分都會削弱抹茶原本的健康形象。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9/04/2025 05:00PM
29/04/2025 05:00PM
29/04/2025 11: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