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分析:中國與庫克群島的合作協議對南太平洋諸國意味著什麼?新西蘭為何反彈?

庫克群島

Getty Images
庫克群島自1960年代以來與新西蘭保持著所謂的「自由聯盟」關係——這意味著威靈頓在國防和外交等問題上提供協助,庫克群島居民則擁有新西蘭國民身份。

庫克群島(Cook Islands)雖小,但其領導人的雄心壯志卻不容小覷。該島國總理布朗(Mark Brown)最近與中國簽署了一系列協議,而未諮詢公眾或與其緊密相連的新西蘭(New Zealand, 紐西蘭),這引發了後者越來越多的惱怒與關注。

庫克群島與北京的協議是與所謂「非傳統盟國」達成的首個此類協議。協議內容涵蓋基礎設施、造船、旅遊、農業、技術、教育,以及或許最為關鍵的深海礦產勘探。該國總理馬克·布朗(Mark Brown)對外表示,他的決策將基於庫克群島的「長期利益」,這些利益是針對地處偏遠、資源豐富且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庫克群島特點所籌畫的。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贊同他的觀點。與北京的新一輪廣泛協議引發了在該國最大島嶼拉羅湯加(Rarotonga)島上的示威活動,並在國會中對布朗提出了不信任投票,儘管他本週早些時候成功度過了這一政治危機。

此外,這些協議也令另一位強大盟友澳大利亞感到擔憂。新西蘭表示自己對庫克群島中國協議感到「措手不及」,但布朗則稱他的國家是獨立的,因此無需就他認為與新西蘭無關的問題諮詢威靈頓。

儘管如此,他仍試圖向澳洲和新西蘭保證,與中國的協議不會取代他們的關係。然而,這種明顯的冷落態度,恰好出現在西方對太平洋地區的控制力似乎出現減弱的時期。

相反地,中國在太平洋的崛起並非新鮮事。無論是與所羅門群島達成安全協議,還是向湯加(The Kingdom of Tonga)提供醫療服務,中國在該地區的存在都在增長。而美國及其盟友則持續努力應對這一情勢。

但是,隨著特朗普政府顛覆與烏克蘭等盟友的關係,並且顯得越來越不可預測,現在該區域出現了新的動態。

回顧歷史

庫克群島總理

Getty Images
布朗說自己的做法是為了本國人民利益。

庫克群島自1960年代以來與新西蘭(曾經的殖民者)保持著所謂的「自由聯盟」關係——這意味著威靈頓在國防和外交等問題上提供協助,庫克群島居民則擁有新西蘭國民身份。

這兩個國家聯係非常緊密。約有15,000名庫克群島居民生活在這個太平洋島國,但在新西蘭和澳洲生活的庫克人多達10萬人。文化上,庫克群島上的毛利人(Cook Island Māori)雖然是當地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卻與新西蘭毛利人有著緊密的關係,但又各有不同。

「(與新西蘭的關係) 在政治上將我們聯繫在一起,並將我們與阿奧特亞羅亞(Aotearoa,「新西蘭」的毛利語)兄弟姐妹聯繫起來——他們曾離開我們的海岸,航行到阿奧特亞羅亞。我們需要記住這一點。」庫克群島居民潔基·圖阿拉(Jackie Tuara)在最近反對布朗與中國達成協議的抗議活動中表示。

他又說:「讓我們與那些擁有相同民主原則的國家攜手合作,因為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難道不是嗎?我們不願看到我們的土地和海洋被賣給出價最高的買家。那些資源是我們的——是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他們的未來。」

布朗與中國達成的協議並不是他希望疏遠新西蘭的唯一跡象,這在該國引起了擔憂。譬如,他最近放棄了一項引入庫克群島護照的提議,因為這引發了公眾的強烈反對。在一個不習慣出現大規模抗議的國家,最近有數百人在首府拉羅湯加的國會外集會,舉著標語牌,上面寫著:「與新西蘭保持聯繫。」

然而,儘管反對布朗近期與新西蘭疏遠的聲音不斷,仍有許多庫克群島居民支持他。

中國問題專家菲利浦·伊萬諾夫(Philipp Ivanov)顯然與總理的觀點一致,他表示:「太平洋島國擁有自己的主權、動機和能力。」

他說,庫克群島的最新發展是「澳洲、中國和新西蘭在太平洋上進行的小大遊戲的一部分。這好似在玩打地鼠。」

中國船隻

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中國軍艦最近駛近澳洲和紐西蘭。

測試水溫

儘管美國長期以來在該地區的安全和軍事方面佔據主導地位,中國如今正試圖通過援助、基礎設施和安全協議來加強與這些小型但具有戰略意義的太平洋島國的聯繫。

作為回應,美英等國加強了在該地區的外交存在。澳洲也明確表示將加倍支持該區域。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將在多大程度上繼續他的前任在該地區對抗中國的承諾,而北京正在利用這一點。

上週,中國在區域進行實彈軍事演習,飛往新西蘭和澳洲的航班被迫改道。專家指出,澳洲和新西蘭一直在追蹤三艘正在沿著澳洲東岸外海航行的中國軍艦,這被認為是北京一次升級和意外的力量展示。

「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方式來測試澳洲與新西蘭同中國雙邊關係中的外交反應,以及美國在保衛其盟友方面準備說什麼,」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國防分析師尤安·格雷厄姆(Euan Graham)向BBC表示。

「這也在表明,在數量遊戲中,中國永遠會領先於擁有較小海軍的小國,而澳大利亞海軍正處於歷史低點。」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向澳洲廣播公司表示,中國的上述行動是恰當的,他不會為此道歉。

據此,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強調,中國的軍事演習並未違反任何國際法,且是在國際水域內進行的。事實上,許多人指出,澳洲及其盟友的軍艦經常在南中國海海域航行。

「我認為這是中國想要利用特朗普目前造成的混亂效果,」澳洲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太平洋島嶼項目主任米海·索拉(Mihai Sora)說。「中國正在利用這一時刻告訴你,澳大利亞,你其實是孤獨的。在這一切(事情)中,美國在哪裡?」

戰略平衡

澳洲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坦言:「我們正處於一種持久的競爭狀態,這就是現實。」

在上週談論軍艦的問題時,堪培拉試圖向公眾保證中國的意圖,同時也想告訴國民,這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這並非巧合,因為澳大利亞即將迎來聯邦選舉。

「(反對派領袖)彼得·達頓(Peter Dutton)擁有國家安全和內政事務背景,因此政府不想給他任何批評工黨的機會,」中國研究專家菲利浦·伊萬諾夫(Philipp Ivanov)說。他又告訴BBC說,「(工黨)若在中國問題上表現出弱勢,對他們來說將是災難性的,考慮到美國的情況以及我們澳洲的選舉。」

但這也突顯了該地區面臨的困境。

「堪培拉會同北京的每一個舉動競爭……這反映出澳中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戰略利益,」雪梨(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所所長詹姆斯·勞倫斯(James Laurenceson)向BBC說。不過,他也補充道,兩者之間也有「巨大的共通之處」——中國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

「所以你必須能夠同時駕馭這兩匹馬。」他補充說。

太平洋島國領袖們與拜登

Getty Images
美國傳統上一直是太平洋島國的堅定盟友。

但維繫這段關係可不容易——它從來就不容易。對澳大利亞及其在本區域的傳統盟友來說,更大的變數是美國。因為,儘管特朗普政府中的許多人仍將中國視為重大威脅,但美國的盟友們對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關係感到不確定。

如今,隨著特朗普威脅要對鋼鐵和鋁徵收關稅並撤回外援,澳洲感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孤立。

中國軍艦在塔斯曼海的近期活動更是突顯了這種孤立感。「我不會將這些視為軍事行為,而是使用軍事硬體的政治行為,」伊萬諾夫告訴BBC說。

他又解釋,「我認為這一政治行為是在說,看看,我們隨時可以這樣做。你無法對此採取任何行動,而美國也沒有對此有任何回應,因為白宮正忙於拆解全球體系。」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