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第二周,台灣高雄市長韓國瑜被市民投票罷免,引起注目。香港示威一週年,不久前「港版」《國家安全法》立法議案通過,繼續在國際政治間受到關注;中國知名足球運動員郝海東發表推翻中共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美國各地因非裔人士佛洛伊德的死亡事件引發示威持續,BBC分析背後深層的社會原因。
剛剛過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下新聞內容受到讀者的關注。如果你錯過了它們,BBC中文帶你一一回顧。
韓國瑜: 罷免已成定局,引爆台灣政壇的「韓流」黯然落幕
台灣高雄市周六(6月6日)投票決定是否將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約93萬市民支持「罷韓」,不足3萬反對, 韓國瑜下台成定局。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張峻豪接受BBC中文採訪時稱,韓國瑜光環褪色原因,除了他當上市長的施政風格引發爭議之外,他抹不去的親中立場,讓其在台灣的歡迎度遞減。
2. 香港《國安法》:多國議員組建跨國「反中共」聯盟
美歐英日澳等8個國家的18名議員近日組建了一個專門應對中共政權的「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並宣佈將通過集體戰略「對中國共產黨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促成各國議員出面組建這個國際聯盟的主要導火索是最近北京在香港實施《國安法》的決定,以及各國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對中國政府「缺乏透明度「的不滿。
剛剛成立的「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是由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國會議員組成,分別是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議會、德國、日本、挪威、瑞典、英國及美國。
3.郝海東:中國傳奇球星疾呼「推翻中共」軒然大波中的四個問題
郝海東,一代中國球迷的集體記憶。綠茵場上,他曾屢次創下「中國第一」;場下,他以敢言獲「大炮」綽號、圈粉無數。
近日,這位昔日中國足壇的鋒線宿將再次出現在聚光燈下:在政壇發起攻勢,激烈抨擊中共,引起巨大衝擊波。在一段YouTube上的視頻中,他還指責北京用新冠病毒在世界打生物戰,但郝海東沒有出示任何證據。目前並不清楚這段發佈在YouTube上的視頻是何時、何地、何人製作。郝海東此前曾不止一次在自己的社媒秀出他在西班牙的照片。
郝妻葉釗穎在微博曾經提及,她2018年在西班牙一個羽毛球俱樂部打球。
兩星期以來,抗議活動在美國各大城市引發震蕩。
起因是46歲的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5月25日在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市被捕。一名白人警官跪壓在他脖子上近九分鐘致其死亡。在此過程中他多次說:」我無法呼吸「。44歲的警官德里克·肖文(Derek Chauvin)已被解僱,並被指控犯有謀殺罪。現場的其他三名警察也被解僱,隨後被指控該罪行。美國各地爆發了騷亂。警察對示威者使用催淚瓦斯和武力,總統特朗普威脅派遣軍隊對付示威者。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整件事,我們梳理了一些社會背景。
5.性的科學:卵子對精子有「挑三揀四」的能力
科學家的一些最新研究發現,卵子對精子竟然非常挑剔,甚至似乎有自己「獨立的個性」,而且想法未必總和女主人保持一致;也就是說,女主人鍾情男子的精子未必會被自己的卵子「賞識」。
眾所周知,在以往的一些研究中已經證明,嗅覺、氣味在男女相愛、擇偶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是因為人們在潛意識中在為後代選擇較強配對基因。每個人的體味都獨一無二,從基因學上來說,體味相差越大,意味著兩人的血緣關係越遠,基因差異越大。
據介紹,這樣生出來的後代更有可能獲得優異基因。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0/09/2025 05:00PM
10/09/2025 05:00PM
10/09/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