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被拒絕的一代?和領英高管討論人工智能衝擊下年輕人的求職難題

凱蒂·凱(Katty Kay,左)與領英首席經濟機會總監阿尼許·拉曼(Aneesh Raman,右)

BBC
在接受凱蒂·凱(左)的訪問時,阿尼許·拉曼(右)說,每當一種新型經濟出現,都會先經歷一段顛覆期。

在過去五年中,職涯平台領英(LinkedIn)向近50萬人詢問他們對職涯的看法。今年的結果明顯:年輕人比其他年齡層的群體更悲觀。

從新聞標題來看,我不能責怪他們。我不斷看到關於大學畢業生難以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報導。根據部分估算,自2023年以來,美國入門級職位的招聘數量已下降逾35%。領英的數據顯示,63%的受訪高階主管坦言,人工智能(AI)可能會取代部分由初階員工負責的工作。

我也看到這些趨勢在我孩子身上發生。我25歲的兒子擁有碩士學位,卻難以找到工作。他的女友擁有兩個碩士學位,仍在努力尋找一份與專業相關的有薪工作。

他們是所謂的「被拒絕的一代」,投遞數百封履歷,卻屢屢遭到拒絕。這與幾年前,我其他較年長的孩子剛開始職涯時的情況截然不同。

對於人工智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外界仍有分歧。但根據領英的最新調查,勞工確實感到憂慮:41%的專業人士表示,AI的快速發展正在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我希望與領英首席經濟機會總監阿尼許·拉曼(Aneesh Raman)討論這一切。他最近在《紐約時報》撰文,探討職涯階梯的崩解及其對年輕人的影響。

他提供了許多實用建議,包括他認為年輕人在未來幾年需要具備哪些技能,以及為何職涯發展路徑已不再可預測。

以下是經過編輯的我們的對話。

凱蒂·凱(Katty Kay):我不斷看到新聞標題提到,近年大學畢業生在尋找初階工作方面面臨危機。這種情況到底有多嚴重?

阿尼許·拉曼(Aneesh Raman):這是真的,而且非常嚴重。初階工作者與新的畢業生正面臨一場完美風暴。一方面是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招聘,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開始帶來的職場變革。這些因素導致年輕人與新畢業生的失業率高於全國平均。根據我們的調查,Z 世代對未來的悲觀程度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

但我們正處於一個從「靜態職涯路徑」轉向「動態職涯路徑」的時刻。這有點像狄更斯所描寫的,「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我真的認為,如果要選一個時機開始職涯,現在其實是個挺好的時刻。隨著AI發展,我們經歷顛覆和向新經濟的轉型,另一方面,人們在發展職業生涯時將擁有更多的選擇。

凱蒂·凱:我看到領英對美國3,000名高階主管的調查,其中有63%認為AI將承擔初階工作任務。那麼,Z世代是不是註定要受苦?即使他們再怎麼努力展現自己,企業可能還是會把這些工作交給 AI。

阿尼許·拉曼: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同樣比例的受訪者也認為,初階員工能帶來新點子與新思維,對企業成長有價值。這一代人雖然難以找到第一份工作,但他們也是「AI原生代」,能為企業在適應新經濟時帶來全新的觀念。

每當一種新型經濟出現——從農業轉向工業、再從工廠走進辦公室——都會先經歷一段顛覆期。我們現在正處於這樣的階段。領英數據顯示,到2030年,平均每份工作的70%內容將發生變化。即使人們不換工作,工作本身也會變。新的職位也會誕生。10年前「網紅」不是職業,20年前「資料科學家」也不是。所以除了 AI 相關職位外,我們甚至還沒看到這一點。

所以,對初階工作者來說,現在你只能聽從公司的安排,同時思考他們應該如何轉型。有些公司會用舊的思維處理新問題,只想縮減規模;但也有公司會意識到,必須引進這些年輕人,讓他們幫助企業開拓新業務、帶來新思維。

凱蒂·凱:你會對一名剛從大學畢業、正在苦尋工作的22歲年輕人——或他焦慮的父母——說些什麼?

阿尼許·拉曼:首先,要支持自己。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工作的故事一直是「科技在工作」,而不是「人類在工作」。我們一直在培訓人們成為技術方面的任務經理。現在,我們要翻轉這個模式,把人放在工作的核心。你必須真正了解自己的好奇心、有什麼驅動你——真正開始理解如何才能到達一個無人能打敗你的地方。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