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為什麼澤連斯基不能也不會放棄克里米亞

2025年8月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盟領導人舉行視訊會議前接受媒體採訪

Getty Images

週一(8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在美國華盛頓會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經過三年多的戰爭,領土問題仍是烏克蘭和平進程中最大的障礙之一。

在白宮接待澤連斯基前幾個小時,特朗普表示克里米亞半島「無法收回」。

這片烏克蘭半島位於該國最南端的黑海沿岸。十多年來,它一直處於俄羅斯的佔領之下,莫斯科軍隊於2014年非法吞併了該地。

克里米亞在烏克蘭海岸線上的位置使其對俄羅斯具有戰略重要性。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最初否認與2014年2月俄軍奪取克里米亞有任何關係,當時一群神秘的蒙面突擊隊身穿不明身份的綠色制服,佔領了當地議會並在整個半島展開行動。

這些「小綠人」標誌著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開始,最終導致2022年的全面入侵。

特朗普曾表示,烏克蘭南部半島「早已失去」,在和平談判中「甚至不是討論的一部分」。

但對澤連斯基而言,放棄克里米亞作為烏克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不可接受的。

正如反對派議員伊琳娜·赫拉申科(Iryna Gerashchenko)所言:「領土完整與主權是烏克蘭及其人民的底線。」

普京後來承認,在基輔親俄領導人被推翻後的幾天,他和官員們連夜開會策劃了這場土地奪取行動。

烏克蘭境内的俄軍控制區地圖

BBC
身穿軍服的身份不明武裝人員在辛菲羅波爾的烏克蘭軍事單位周圍站崗警戒

Getty Images
身份不明的「小綠人」奪取了克里米亞,隨後人們很快意識到他們是俄羅斯軍人

克里米亞是特朗普的絆腳石

對急於促成和平協議的美國領導人而言,克里米亞可能成為重大障礙。

特朗普的說法沒錯:在可預見的未來,烏克蘭幾乎不可能收復克里米亞,事實上它已處於俄羅斯的實際控制之下。但這和承認其合法性相去甚遠。

澤連斯基引用了特朗普前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於2018年發表的「克里米亞宣言」。

蓬佩奧表示,美國拒絕「俄羅斯試圖吞併克里米亞」,並承諾將持續努力,直到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得以恢復。

澤連斯基的暗示是:特朗普當時支持烏克蘭對克里米亞的立場,現在也應該堅持。

如果美國承認一項未獲國際社會認可的土地奪取行為為合法,對國際法與聯合國憲章原則意味著什麼?

俄羅斯全面開戰幾週後,伊斯坦堡曾提出一項初步方案,將克里米亞問題擱置,由俄烏雙方在未來10至15年內解決。

這項構想未能成形,但它曾是突破障礙的一種方式。

澤連斯基受限於烏克蘭憲法

白宮內三名男子坐在椅子上。特朗普(中)看起來怒氣沖沖,澤連斯基(左)雙臂交叉,而 J·D·萬斯則顯得心煩意亂

Getty Images
特朗普與美國副總統 J·D·萬斯多次對澤連斯基表現出不耐煩

澤連斯基堅定表示,他無權放棄克里米亞:「這件事沒什麼好談的,這違反我們的憲法。」

憲法第二條規定,烏克蘭的主權「延伸至其整個領土」,而該領土「在現有邊界內不可分割且不可侵犯」。

任何領土變更都必須經由全國公投,且須獲得烏克蘭議會授權。

不僅特朗普與基輔之間存在問題,俄羅斯也將烏克蘭憲法視為和平努力的「障礙」。

憲法雖可修改,但在烏克蘭處於戒嚴狀態下無法進行。

承認俄羅斯的非法吞併不僅是烏克蘭的底線,也將為如羅馬尼亞等黑海沿岸國家帶來可怕的先例。這種先例的影響將遠超黑海地區。

俄羅斯對克里米亞是否有主張?

普京張開雙臂站在俄羅斯國旗前

Getty Images
普京於2022年在莫斯科舉辦音樂會並發表演說,以紀念吞併克里米亞的週年

出於歷史原因,俄羅斯人長期將克里米亞視為其領土的一部分,普京曾談到與該半島之間「鮮活且不可分割的聯繫」,那裡有黑海度假勝地和溫暖的夏季氣候。

但克里米亞和烏克蘭其他地區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投票支持獨立,基輔也允許俄羅斯租用塞瓦斯托波爾港作為黑海艦隊基地。

2014年吞併後,普京試圖鞏固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控制。先是在2018年建造一座橫跨刻赤海峽(Kerch Strait)的12英里大橋,接著在2022年奪取亞速海沿岸的陸地走廊。

普京認為自己是在糾正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Nikita Khrushchev)於1954年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所造成的錯誤。他說,俄羅斯「不只是被搶劫,而是被掠奪」。

克里米亞最初於1783年由俄羅斯帝國女皇葉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吞併,直到赫魯曉夫的決定前基本屬於俄羅斯。

當時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蘇聯加盟共和國,因此1954年對克里姆林宮而言並非大事。

克里米亞超過半數人口是俄羅斯人,這主要是因為原本占多數的克里米亞韃靼人(Crimean Tatars)於1944年被蘇聯獨裁者斯大林(Stalin)強制驅逐。

韃靼人直到1989年蘇聯解體前才得以從流放地返回克里米亞,目前約占該地人口的15%。

俄羅斯於2014年3月迅速舉行公投,但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場公投是騙局,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支持烏克蘭主權。

國際刑事法院裁定,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行動構成「持續佔領」。

克里米亞韃靼人代表機構「梅吉利斯」(Mejlis)主席雷法特·丘巴羅夫(Refat Chubarov)堅持烏克蘭必須明確拒絕以領土讓步換取和平。

他說:「克里米亞是克里米亞韃靼人原住民族的家園,也是烏克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