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朝鮮勞工:我們被送往俄羅斯從事「奴隸般的」工作

圖像顯示一名北韓工人戴著安全帽、穿著反光背心,雙手抱頭。

BBC
BBC了解到,最終將有超過 50,000 名朝鮮人被派往俄羅斯工作。

BBC獲悉,成千上萬名朝鮮人正被送往俄羅斯,在類似奴工的條件下工作,以填補因俄羅斯持續入侵烏克蘭而造成的巨大勞動力短缺。

莫斯科一再向平壤尋求協助以支援戰爭,包括使用朝鮮的飛彈、炮彈及士兵。

韓國情報官員告訴BBC,如今,隨著俄羅斯大量男性戰死、投入戰鬥或逃離國境,俄羅斯越來越依賴朝鮮勞工。

我們訪問了六名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逃離俄羅斯的朝鮮工人,以及政府官員、研究人員和協助營救勞工的人士。

他們詳述了工人所面臨的「極其惡劣」的工作環境,以及朝鮮當局如何加強對勞工的控制,以防他們逃跑。

其中一名工人「金」告訴 BBC,他抵達俄羅斯遠東地區時,從機場到工地一路都有朝鮮安全人員陪同,並被命令不得與任何人交談或觀看任何事物。

「外面的世界是我們的敵人,」那名安全人員對他說。他立刻被安排開始工作,每天勞動18小時,建造高層住宅。

我們訪問的六名工人都描述了相同的高強度工作日——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被迫工作至隔日凌晨兩點,一年僅有兩天休假。

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我們已更改他們的姓名。

金正恩已向普京提供武器與士兵,以協助其在烏克蘭的戰爭。

Getty Images
金正恩已向普京提供武器與士兵,以協助其在烏克蘭的戰爭。

「醒來的那一刻令人恐懼,因為你意識到又要重複同樣的一天。」另一名成功在去年逃離俄羅斯的建築工人「泰」說道。

泰回憶,他每天早上手都僵硬得無法張開,因為前一天的勞動導致癱瘓。

「有些人會在白天離開工作崗位去睡覺,或是站著睡著,但監工會找到他們並加以毆打。我們真的像是在死亡邊緣掙扎,」另一名工人「昌」說。

「工作條件真的非常惡劣,」韓國東亞大學教授姜東完表示,他曾多次前往俄羅斯訪問朝鮮勞工。

「工人們暴露在極度危險的環境中。晚上燈會被關掉,他們得在黑暗中工作,幾乎沒有任何安全設備。」

逃亡者告訴我們,工人們日夜被限制在施工現場,由朝鮮國家安全部門的特工監視。他們睡在骯髒、擁擠、充滿蟲害的貨櫃裡,或是未完工的公寓樓地板上,門框上只拉著帆布來擋寒。

其中一名勞工「南」表示,他曾從四公尺高的工地摔落,臉部重創,導致無法工作。即便如此,監工仍不允許他離開工地去醫院就診。

圖像顯示一名朝鮮男子在俄羅斯的雪地建築工地工作,未配戴任何安全設備。

BBC
一名朝鮮男子在俄羅斯的雪地建築工地工作,未配戴任何安全設備。

數十年來,數以萬計的朝鮮人在俄羅斯工作,每年為金正恩及其資金短缺的政權賺取數百萬英鎊。

但在2019年,聯合國為了切斷金正恩的資金來源並阻止其發展核武器,禁止各國使用朝鮮勞工,導致大多數人被遣返回國。

然而,一位不具名的韓國情報官員向BBC表示,去年有超過一萬名朝鮮勞工被派往俄羅斯。他們指出,今年預計還會有更多人抵達,平壤預計總共將派出超過五萬名勞工。

這波突然湧入的勞工意味著朝鮮工人如今「遍布俄羅斯各地」,該官員補充說。

大多數人從事建築業,部分被分派到服裝工廠和資訊科技中心工作,這違反了聯合國禁止使用朝鮮勞工的制裁規定。

俄羅斯政府數據顯示,2024年有超過13,000名朝鮮人入境,較前一年暴增12倍。

其中近 8,000 人持學生簽證,但根據情報官員與專家說法,這是俄羅斯用來規避聯合國禁令的手段。

今年六月,俄羅斯高級官員謝爾蓋·紹伊古(Sergei Shoigu)首次承認,將派遣 5,000 名朝鮮人前往重建庫爾斯克地區——該地去年曾被烏克蘭部隊攻占,但後來被俄軍奪回。

韓國情報官員還告訴我們,朝鮮人「極有可能」很快會被派往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地區,參與重建工程。

「俄羅斯目前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而朝鮮人正好是完美的解決方案。他們便宜、勤奮,而且不會惹麻煩,」首爾國民大學教授、朝鮮與俄羅斯關係專家安德烈·蘭科夫(Andrei Lankov)表示。

根據朝鮮官方媒體報導,這些花束是由多家俄羅斯建築公司於四月送給金正恩的。

KCNA
根據朝鮮官方媒體報導,這些花束是由多家俄羅斯建築公司於四月送給金正恩的。

在朝鮮,海外建築工作長期以來備受追捧,因為薪資遠高於國內工作。

大多數工人懷抱著擺脫貧困的希望出國,期望回國後能為家人買房或創業。

只有最受信任的男性才會在經過嚴格審查後被選派出國,他們必須獨自前往並離開家人。

他們的大部分收入會直接被朝鮮政府以「忠誠費」名義扣除。

剩下的一小部分——通常每月約100至200美元(約74至149英鎊)——則會記錄在帳冊上,回國後才能領取。

專家指出,這是近年來朝鮮為防止工人逃跑而採取的新策略。

當工人意識到殘酷的工作現實與微薄的薪資時,往往感到極度失望。

泰表示,當他得知來自中亞的其他建築工人只做三分之一的工作卻領到五倍薪資時,他感到「羞愧」。

「我覺得自己像是在勞改營裡,一座沒有鐵欄的監獄。」他說。

工人金仍對其他工人稱他們為奴隸的情景感到憤怒。

「你們不是人,只是會說話的機器。」他們嘲笑道。

有一次,金的主管甚至告訴他,回到朝鮮後可能領不到任何薪水,因為國家需要這筆錢。

那一刻,他決定冒著生命危險逃跑。

泰是在看了YouTube上介紹韓國工人薪資的影片後,決定脫逃的。

一天晚上,他將物品裝進垃圾袋,把毯子塞進床單裡假裝自己還在睡覺,然後悄悄離開工地。

他叫了一輛計程車,橫越俄羅斯數千公里與一位律師會面,該律師協助安排他前往首爾。

近年來,少數工人靠著偷偷購買二手智慧型手機成功逃亡。

這些手機是他們用每日微薄的香菸與酒精津貼省下來的錢購買的,這些設備在朝鮮是被禁止的。

圖像描繪了一名身穿紅色襯衫的北韓男子,站在首爾天際線前,雙手抱頭。

BBC
少數勞工在戰爭期間成功逃離俄羅斯,抵達首爾。

多位消息人士告訴我們,為了防止工人逃走,朝鮮當局如今正進一步打壓工人原本就極為有限的自由。

根據韓國東亞大學教授姜東完的說法,過去一年,朝鮮政權透過更頻繁的思想訓練與自我批判會議來控制工人,強迫他們宣誓效忠金正恩,並記錄自己的過失。

工人少數能離開工地的機會也被取消。

「工人以前每月可以集體外出一次,但最近這些行程幾乎完全被取消了。」姜教授補充道。

協助營救朝鮮勞工的首爾人權活動人士金承喆表示,這些外出活動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管控。

「他們以前可以兩人一組外出,但自2023年起,必須五人一組行動,且監控更加嚴密。」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功逃離的工人越來越少。

韓國政府告訴我們,2022年以來,每年從俄羅斯逃出並抵達首爾的朝鮮人人數已減半——從每年約20人降至僅10人。

朝俄關係專家安德烈·蘭科夫表示,這些打壓措施很可能是為了迎接更多工人到來所做的準備。

「這些工人將成為金正恩與普京戰時友誼的持久遺產,」他說,並指出即使戰爭結束、士兵與武器部署停止,工人仍會持續被派遣。

補充報導:權赫(Jake Kwon)與李浩碩(Hosu Lee)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