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施紀賢(Sir Keir Starmer)表示,除非以色列在加沙地區採取「實質性措施來結束令人震驚的局勢」,否則英國將於九月承認巴勒斯坦國。
首相指出,以色列還必須滿足其他條件,包括同意停火、致力於實現長期可持續的和平以推動兩國方案,以及允許聯合國恢復援助,否則英國將在九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採取行動。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則表示,此舉是「獎勵哈馬斯可怕的恐怖主義」。
英國政府早前表示,應該在能夠產生最大影響的時機承認巴勒斯坦國,以作為和平進程的一部分。
然而,施紀賢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包括來自他自己黨內議員的壓力——要求他更迅速地採取行動。
上週,法國也宣布將於九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成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首個這樣做的國家。
在召開緊急內閣會議後舉行的記者會上,施紀賢表示,他之所以現在宣布這項計劃,是因為加沙出現「令人無法容忍的局勢」,以及關注「兩國方案的可能性正在減弱」。
他向記者表示,英國的目標是「一個安全穩定的以色列,與一個可行且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並存」,但這一目標「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首相補充說,他的「首要目標」是改善加沙地區的實際情況,包括確保援助能夠送達。
在列出英國希望以色列政府採取的措施時,施紀賢也表示,以色列應明確表示不會在西岸進行任何吞併行動。
以色列現任政府反對推進兩國方案,因此極有可能不會同意這些條件。
與此同時,施紀賢表示,哈馬斯必須立即釋放所有人質、同意停火、解除武裝,並同意他們將不會參與加沙的管理。
對於這項宣布,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今天在以色列邊境建立一個聖戰主義國家,明天就會威脅英國。」
「對聖戰恐怖分子的綏靖政策總是會失敗。它也會令你失望。」
當被問及是否知悉英國首相將會發表聲明時,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週一兩人於蘇格蘭會面時「從未討論過此事」。
他對記者說:「你可以這樣說……如果你這麼做,就是在獎勵哈馬斯。我不認為他們應該被獎勵。」
與許多歐洲國家一樣,美國表示只有在邁向長期衝突的進程中,才會承認巴勒斯坦國。
自由民主黨領袖埃德·戴維爵士(Sir Edward Davey)對政府的宣布表示歡迎,稱這是「關鍵的一步」,但他敦促首相立即承認巴勒斯坦國,並採取「更大力度的行動以制止加沙的人道災難」。
「首相不應將早該在數月前進行的承認行動當作談判籌碼,而是應該全面停止對以色列銷售武器、並對以色列內閣實施制裁,」他說。
目前已有約255名國會議員簽署聯署信,呼籲政府立即承認巴勒斯坦國,其中包括超過一半工黨議員。
發起聯署信的工黨議員莎拉·钱皮恩(Sarah Champion,柴萍恩)表示,她對這項宣布感到「欣慰與鬆一口氣」。
她說:「這將會對以色列構成政治壓力,並明確地表達出目前加沙與西岸的情況是完全不能接受。」
「然而,令我感到憂慮的是,我們的承認似乎取決於以色列的行動。」
「以色列是佔領者,而承認巴勒斯坦國是關於巴勒斯坦人民自決的問題,這兩者應該分開處理。」
保守黨與英國改革黨則表示,目前不是採取這一行動的合適時機,認為這樣做等同於獎勵哈馬斯在2023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的襲擊。
保守黨黨魁栢丹娜(Kemi Badenoch)表示,承認巴勒斯坦國「不會讓人質回家、不會結束戰爭,也不會讓援助進入加沙」。
她補充說:「這是最糟糕的政治姿態。」
這項宣布是在施紀賢於週末與法國及德國領導人通話之後作出的。當時唐寧街表示,三方討論了實現兩國方案的可持續路徑。
然而,德國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表示,德國政府近期內沒有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計劃,並指出這可能是「實現兩國方案道路上的最後一步」。
目前全球約有139個國家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西班牙、愛爾蘭和挪威在去年已採取此舉,希望透過外交壓力促成加沙地區的停火。
目前,巴勒斯坦代表在聯合國只有有限的參與權,但該地區已獲得包括阿拉伯聯盟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承認。
懷疑論者認為,除非先解決巴勒斯坦國的領導權和範圍問題,否則承認巴勒斯坦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象徵性姿態。
就在施紀賢發表聲明的同時,英國外交大臣林德偉(David Lammy)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會議上發表了講話,旨在推動兩國解決衝突的方案。
拉米向記者表示,英國近日與約旦合作,向加沙空投了20噸救援物資,同時他也呼籲允許援助卡車經陸路進入加沙。
聯合國機構形容加沙的情況為「人為造成的大規模飢荒」,並將人道危機歸咎於控制所有物資進入的以色列。
以色列則堅稱並無限制任何援助的運送,並表示加沙「沒有發生飢荒」。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31/07/2025 05:00PM
31/07/2025 05:00PM
31/07/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