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俄羅斯遠東8.8級地震引發海嘯,波及日本、台灣與美國

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Kamchatka Peninsula)發生8.8級(規模8.8)強烈地震, 並引發海嘯,波及太平洋廣泛地區。日本、美國夏威夷均發出疏散警報,台灣也呼籲沿海地區民眾「提高警覺,嚴加防範」。

地震在當地時間星期三(7月30日)11:25(北京、台北時間 07:25;星期二 23:25 GMT)發生,震央位於堪察加邊疆區首府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Petropavlovsk-Kamchatsky)以東沿海,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稱與1952年發生的一場9.0級地震非常接近。

地方緊急情況官員表示,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8公里,屬淺層地震,這給堪察加半島帶來3至4米高海嘯。日本北海道測得0.3米高海嘯。

台灣中央氣象署隨後預測,海嘯在台北時間13:18開始影響本島,最終測得臺東成功、小琉球與屏東東港海浪高7厘米;蘭嶼12厘米。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也曾向台灣及上海、舟山南發出警報。

俄羅斯堪察加邊疆區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一所幼兒園在地震中坍塌(30/7/2025)

EMERGENCIES MINISTRY RUSSIA/Handout via Reuters
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Petropavlovsk-Kamchatsky)一所幼兒園在地震中坍塌。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陳文山教授對BBC中文分析說,因為海嘯從堪察加半島南下至台灣,中間經過日本列嶼,能量會被降低,抵達台灣海岸時「甚至你可能感覺不太到」。

「一般來講,海嘯大概要到一公尺以上,進到陸地大概就會有一些破壞力了。」

「不用太擔心。但是也就不要到海邊去,」他說。

同屬台大地質系的吳逸民特聘教授對BBC中文進一步介紹說,是次地震發生在淺海,「海底地形有錯動,就會(帶來)影響,形成海嘯」。

「在水比較深的時候,(海嘯)傳遞速度會比較快,所以比較早就來到(台灣)東部地方,水深4公里的地方,跑的速度就會像噴射機一樣快。跑到淺海就會比較慢,影響比較慢,就是(台灣西邊)台灣海峽這邊。」

日本的疏散對象達190萬人。新西蘭、菲律賓甚至遠至南美洲的秘魯也發出了警報。

堪察加半島地震引發的海嘯衝擊薩哈林州北庫里爾斯克島一處岸邊建築物(30/7/2025)

Reuters
地震發生後,位於堪察加半島南端的薩哈林州北庫里爾斯克島(Severo-Kurilsk;日本稱柏原島),一組位於海邊的建築遭海嘯衝擊。
堪察加半島地震引發的海嘯衝擊薩哈林州北庫里爾斯克島一處岸邊建築物(30/7/2025)

EMERGENCIES MINISTRY RUSSIA/Handout via Reuters
從空中俯瞰海嘯衝擊北庫里爾斯克島情況。
俄羅斯應急救難人員在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視察一座在地震中受損樓房(30/7/2025)

EMERGENCIES MINISTRY RUSSIA/EPA
堪察加半島上有樓房受損,但當局稱暫無嚴重人命傷亡。
堪察加半島某地居民搭乘緊急情況部門特種巴士撤離(30/7/2025)

EMERGENCIES MINISTRY RUSSIA/Handout via Reuters
應急部門安排堪察加半島沿岸居民撤往高地躲避海嘯。

堪察加邊疆區州長弗拉基米爾·索洛多夫(Vladimir Solodov)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發布的影片中表示:「今天的地震非常嚴重,是數十年來最強的一次。」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這次8.8級的地震與2010年智利比奧比奧地震及1906年厄瓜多爾埃斯梅拉達斯地震並列為歷史上第六強烈的地震。

俄羅斯港口小鎮北千島(Severo-Kurilsk)已遭三波海嘯襲擊,該鎮人口約2,000人。最後一波海嘯破壞了港口設施,並將多艘停泊的船隻捲入海峽。

國營俄塔社(TASS)報導稱,第三波海嘯「威力強大」。

俄塔社報導,數人在地震中受傷,部分人是在疏散過程中受傷,包括一名跳窗逃生的女子。堪察加地區衛生部長奧列格·梅利尼科夫(Oleg Melnikov)表示,所有傷者「情況穩定」,目前「未有嚴重傷勢報告」。

從當地傳出的首批災情照片顯示,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一所幼兒園受損。

星期三發生的這次地震是自1952年以來最強的一次。當局警告可能出現「強烈餘震」。

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服務堪察加分部警告:「預計未來至少一個月內仍會持續出現顯著且可感的餘震,可能高達7.5級。」

俄羅斯遠東地區沿岸發生8.8級地震

BBC
資訊地圖:自1900年以來歷次世界規模最大的地震

BBC

抵達日本的第一波海嘯估計達0.3米高,在北海道東北部的港口城市根室登陸。日本當局早前警告,後續的海浪可能高達3米。

目前,日本的疏散警報已涵蓋太平洋沿岸數百公里的範圍,從北部的北海道延伸至南部和歌山縣。

營運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表示,已經撤離所有工作人員,目前尚未發現任何異常情況。

福島第一核電廠曾在2011年東日本9.0級強烈地震與海嘯後,發生重大核事故。

日本福島縣海邊一處高地聚集撤離民眾與消防車輛(30/7/2025)

Kyodo via REUTERS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地震發生後,日本福島縣一處岸邊高地聚集撤離民眾與消防車輛。該處曾於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與海嘯中遭受重創。

台大陳教授向 BBC 中文指出,堪察加半島海岸地形陡峭,村莊聚落不多,人口密度低,「另外這種地形,海嘯不會進入太深的地方,可能只進到幾百米而已就沒有了」,因此當地暫時未見傳出嚴重災情。

相比之下,陳教授說,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進到陸地後推進大概25分鐘,陸地也很多是一些平原,一些河灣,海灣的沖積平原,那邊都是一些聚落,所以它的人口密度很高,所以災害很大」。

日本東京某處一台電視機上播放著日本放送協會(NHK)英語頻道的海嘯撤離警報(30/7/2025)

EPA
在日本,從最靠近震央的北海道,到遠在南部的和歌山縣,都收到海嘯撤離命令。
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一家Lawson便利店在海嘯警報發佈後關門(30/7/2025)

AFP
在日本神奈川縣海邊城市藤澤市,便利店在海嘯警報發佈後關門。當局命令沿岸居民疏散到高處暫避。
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小田急電鐵片瀨江之島站月台在海嘯警報發佈後空無一人(30/7/2025)

AFP
藤澤市通往東京的鐵路在海嘯撤離命令發佈後停駛,車站空無一人。
圖表:地震規模與影響

BBC

美國方面,夏威夷與阿拉斯加部分地區已發布最高級別的海嘯警報,要求民眾立即轉移到高地,以保護生命與財產安全。

加州、俄勒岡州與華盛頓州則處於較低級別的警示狀態,當局警告可能出現強烈洋流與危險海浪。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在 Truth Social 和 X 平台上發文表示:「保持堅強,保持安全!」

據路透社報導,夏威夷部分沿海地區已下達撤離命令。夏威夷州長喬什·格林(Josh Green)呼籲民眾保持冷靜,並表示:「如果您身處低窪地區,請儘速前往高地避難。」這是在預計海嘯抵達前數小時所發出的警告。

正在夏威夷茂宜島威雷亞度假的斯凱爾斯(DL Scales)告訴 BBC,他與數十名遊客一同受困在前往高地的車陣中。

他說:「現場氣氛相對平靜,大家都在試圖離開,我不知道大家要去哪裡。幾分鐘前響起了警報,這促使人們開始駕車撤離。」

他還表示,現場只有部分遊客出現驚慌情緒。

夏威夷檀香山街頭民眾在海嘯警報發佈後聚集在巴士站等候乘車(29/7/2025)

Reuters
海嘯警報發佈後,夏威夷多處出現交通擁堵。首府檀香山(火奴魯魯)這群民眾嘗試等候搭乘巴士(公車/公交車)。
美國夏威夷檀香山H1高速公路在海嘯警報發佈後車流增加(29/7/2025)

Reuters
海嘯警報發佈後,檀香山H1高速公路車流顯著增加。
美國夏威夷檀香山一家超市外民眾將剛購買的瓶裝水等物資裝車(29/7/2025)

Reuters
檀香山居民在海嘯警報發佈後加緊補充瓶裝水等物資。

美國地震學家露西·瓊斯博士(Dr Lucy Jones)向 BBC 表示,海嘯可能會對夏威夷的港口及濱海地區造成損害,加州也可能受到影響,但預計不會在南、北美洲造成災難性的人命損失。

美國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表示,夏威夷首府檀香山(Honolulu;火奴魯魯)所在的歐胡島(Oahu)錄得高度4英尺(1.21米)的海浪。而加州聖塔芭芭拉(Santa Barbara)的浪高則預計為1至2英尺。

瓊斯指出,作為對比,2011年日本的部分海嘯浪高曾達42英尺。

她說:「這不是一個浪,而是海平面暫時上升的高度。」

補充報導:BBC中文台北團隊記者蔣宜婷、李洛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