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英國前特種部隊士兵創下紀錄,在五天內未進行任何高山適應性訓練就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期間使用具爭議性的氙氣協助加速攀登。
該登山隊伍包括一名英國政府部長,於週三清晨登上世界最高的山峰。
氙氣用於協助他們在攀登前預先適應高海拔低氧環境。一般登山者通常需在珠峰上使用六至八星期進行適應。
組織者表示,使用氙氣令今次快速登頂成為可能。但有關使用這種氣體的科學性仍然存在爭議,登山界的許多人也對此提出了批評。
儘管這次探險創造了無需在喜馬拉雅山進行海拔適應訓練即可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紀錄,但這並不是最快的珠穆朗瑪峰登頂紀錄。
該紀錄仍由拉克帕·蓋魯·夏爾巴(Lhakpa Gelu Sherpa)保持,他於2003年從大本營攀登至峰頂僅耗時10小時56分鐘,但當時他已完成高山適應。
這支使用氙氣的隊伍由五名夏爾巴人嚮導及一名攝影師陪同,於週三清晨登上海拔8,849米(29,032英尺)的峰頂,並隨即開始下山。
探險隊組織者盧卡斯·富滕巴赫(Lukas Furtenbach)向BBC表示:「他們於5月16日下午出發,並於21日早上登頂,耗時四天約18小時。」
四名退役英軍當中,包括英國退伍軍人事務部長阿拉斯泰爾·卡恩斯(Alastair Carns)。他們在出發到尼泊爾前,於特製帳篷中睡了六週,以幫助身體適應高海拔低氧環境。
富滕巴赫表示,他們其後從加德滿都飛抵珠穆朗瑪峰大本營,隨即開始攀登。他們與其他登山者一樣,在攀登過程中使用補充氧氣。
一般登山者在正式登峰前,會在大本營和更高營地之間往返,然後才向頂峰發起最後的衝擊。
他們需要這樣做來適應高海拔地區稀薄的氧氣環境。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區被稱為「死亡區」,空氣中氧氣含量僅為海平面的三分之一。
但這四名英國隊員並未進行傳統的高山適應。
富滕巴赫表示,「隊伍在來到尼泊爾前,已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模擬高海拔適應訓練。」
這種模擬環境是透過所謂的低氧帳篷製造,帳篷中的氧氣經發電機抽走,使其達到高山的低氧水平。
富滕巴赫稱,在出發前兩週,登山者在德國一家診所吸入氙氣。
「這有助於保護身體免受高山症影響,」他說。
一些研究人員指出,氙氣能促進產生一種名為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的蛋白質,對抗缺氧情況,而缺氧是人體無法獲得足夠氧氣時出現的狀況。
他們表示,該蛋白質可增加含有血紅素(haemoglobin)的紅血球數量,血紅蛋白負責在身體內輸送氧氣。但這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許多人表示需要進一步研究。
部分登山界人士對使用氙氣提出警告。
國際登山聯合會於今年一月發聲明指出,「根據現有文獻,並無證據顯示吸入氙氣能提升高山表現,且不當使用可能有危險。」
聲明續指:「適應高山症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會對大腦、肺部、心臟、腎臟和血液等各種器官/系統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從生理角度而言,單一藥物無法成為改善高山適應或提升表現的關鍵。」
領隊阿德里安·巴林格(Adrian Ballinger)正帶領另一支由中國北側攀登珠峰的探險隊,他也會要求客人事前進行模擬高海拔訓練,如使用低氧帳篷,以縮短山上逗留時間,但他反對使用氙氣。
他向BBC表示:「如果你推銷氙氣可提升表現,卻不願探討這對登山公平與誠信意味著什麼,那就是個問題。」
「人們只想著走捷徑,而不是真正地去適應和訓練。」
英國隊成功登峰後,探險業界憂慮感到擔心,這種方式或會被其他登山者仿效。
尼泊爾探險業者協會(Expedition Operators Association of Nepal)主席帕拉朱利(Damber Parajuli)指出:「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勢必對旅遊業帶來直接而負面的影響,因為登山者在當地逗留的時間將大幅縮短。」
「此外,山上適應是登山的基本原則,若沒有進行,當局就不應向他們發出登頂證書。」
尼泊爾旅遊局官員表示,事前並不知道該英國隊伍在未有進行適應訓練下登頂。
旅遊局局長納拉揚·雷格米(Narayan Regmi)向BBC表示:「現在我們已得悉此事,將會討論此議題,並決定未來的行動方針。」
那麼,為何要以如此速度登頂世界最高峰?
探險組織者富滕巴赫解釋:「較短的探險具有較低的碳足跡和較小的生態影響。」
「而且對登山者更安全,因為他們能在身體狀況良好下攀登,與在山上適應相比,在高海拔和山區危險環境中暴露的時間也會縮短。」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3/05/2025 05:00PM
23/05/2025 05:00PM
23/05/2025 11: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