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如何避免翻熱食物誤墮食安陷阱?

一名年輕男子從微波爐裡拿出一片披薩

Getty Images
重新加熱前,請將冷凍食品完全解凍

重新加熱食物可能會帶來看不見的健康風險。遵循以下指南將有助於保持食物安全並減少食源性疾病的風險。

以下是保持安全的方法:

四個「不要」注意事項

不要將食物長時間放置在室溫下

食物在室溫下的擺放時間不應超過兩至四小時。對於飯類而言,時間更縮短至一小時,因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的孢子會迅速繁殖。

不要翻熱外賣飯

外賣便當通常在出售前已被商戶預先製作及加熱,再次翻熱會增加風險。建議於購買或送達後儘快食用。

不要將自家烹煮的食物放在雪櫃存放過久

剩餘的食物應於24至48小時內食用;若短期內不會進食,應盡快冷藏保存。

不要用溫水解凍雞肉

這會導致解凍不均,使部分肉類在尚未完全解凍時已進入「危險溫度區」。應在雪櫃中慢慢解凍,並徹底煮熟。雞肉中的彎曲桿菌(Campylobacter bacteria,曲狀桿菌)可能引致嚴重腸胃不適、嘔吐,甚至需要入院治理。

熱氣騰騰的鍋子裡盛著西班牙海鮮飯

Getty Images
食用剩飯時要更加謹慎

你應該如何做?

翻熱食物前,請務必妥善冷藏

研究顯示,將食物存放在5°C或以下的冰箱中,有助限制有害病原體的滋生。

讓食物冷卻後才放入冰箱

將熱食直接放入冰箱,會令冰箱整體溫度上升,可能影響其他食物的安全,讓細菌滋生。理想做法是讓食物在室溫下稍微冷卻,然後盡快冷藏。在天氣較熱的地區,食物在室溫下放置時間越短越安全。

了解「危險溫度帶」

在8°C至63°C之間,細菌會迅速繁殖。保持冰箱溫度低於5°C可有效預防食物中毒,而將食物冷藏至-18°C可暫停細菌活動。不過要注意,冷凍並不能殺死細菌,當食物解凍後,細菌仍有可能恢復活動。

將冷卻後的食物放入冰箱,以便日後解凍

你可以在食物「食用限期」之前將其冷藏保存,包括麵包等產品,這類食物解凍後口感仍佳,並可延長保存時間。

冷凍食物需完全解凍後才可翻熱

根據食物的種類,在雪櫃中解凍最多24小時。整隻雞等大型食物需時較長,小份量則解凍得較快。有些食物可用微波爐解凍,但最好遵從包裝上的說明。使用冰箱解凍可確保食物不會進入「危險溫度帶」。

兩隻戴著烤箱手套的手將烤雞或烤鴨從烤箱中取出

Getty Images
家禽中的彎曲桿菌可導致嚴重的胃病、嘔吐,甚至需住院治理

煮食前務必將食物完全解凍

半解凍的食物可能會加熱不均,有機會讓有害細菌存活。

剩飯應在24小時內翻熱及食用

米飯可能含有蠟樣芽孢桿菌孢子,這些孢子在烹飪過程中能夠存活。迅速冷卻並冷藏米飯可以降低風險,但應該只重新加熱一次。將熟飯冷凍,則可暫停孢子生長。

為高風險人士翻熱食物時需格外小心

免疫系統較弱、有潛在疾病、孕婦、幼兒和老年人更容易患食源性疾病。

翻熱食物時須確保完全加熱至熱透冒煙

如使用微波爐解凍或翻熱食物,請在加熱過程中攪拌一次,以確保均勻受熱。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