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承諾,若在下月大選中連任,將投資12億澳元(約合5.8億英鎊)建立戰略性關鍵礦產儲備,以因應日益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
這項宣布是在中國對七種稀土金屬產品實施出口限制後作出的。這些金屬對於電動車、戰鬥機及機器人等先進科技產業至關重要。
儘管中國的限制措施適用於所有國家,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報復行動。
阿爾巴尼斯表示,澳洲將優先開發對本國及盟友安全至關重要的礦產,包括稀土。但他的計劃能否真正挑戰中國的主導地位?
稀土涉及17種元素,被稱為「稀有」,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開採和提煉難度很大。
像釤(Samarium)和鋱(Terbium)這類元素,對於未來數十年內塑造世界的關鍵技術——包括電動車和高端武器系統——不可或缺。
阿爾巴尼斯提出的戰略儲備計劃,涵蓋稀土及其他澳洲產量領先全球的關鍵礦產,如鋰和鈷。
中國和澳洲都擁有稀土儲量,但全球約90%的稀土提煉作業(使這些礦物資源變得可使用)集中在中國,使得中國在供應鏈中掌握了絕對主導權,也令西方各國政府深感憂慮。
北京表示,限制稀土出口,是回應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達145%關稅的舉措。
但分析人士指出,無法確保稀土供應已成為特朗普政府最憂心的問題之一,尤其是在中美外交緊張局勢加劇之際。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2019年至2022年間,美國約75%的稀土進口依賴中國。
位於西澳珀斯的鐵礦石研究公司(Iron Ore Research)董事菲利普·基希萊克納(Philip Kirchlechner)對BBC表示,過去幾十年,美國和歐盟未能及早意識到稀土的重要性,錯失了主導權,而中國則迅速壟斷了提煉市場。
他形容:「中國掌握著美國與歐洲防禦系統的命脈。」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近日也指出,中國暫停出口用於先進磁體製造的稀土,已影響到其公司開發機器人的進程,成為中國對美國企業施壓能力的早期象徵。
阿爾巴尼斯表示,戰略儲備中的礦產將供國內產業及夥伴使用,顯然是指美國和歐盟等盟友。
基希萊克納雖然讚賞這項舉措「等候已久」,但也坦言:「這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根本問題在於,即便澳洲增加關鍵礦產儲備,稀土的提煉仍主要掌握在中國手中。
鋰就是一個例子。雖然鋰不屬於稀土金屬,但在電動車電池及太陽能板生產中至關重要。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資料,澳洲雖開採了全球約33%的鋰礦,但提煉及出口量極小;中國僅開採了23%,卻負責全球57%的提煉作業。
為了改變現況,澳洲正在推動「澳洲製造未來計劃」,致力於利用本國豐富的關鍵礦產推動綠色轉型。
位於西澳珀斯的阿拉弗拉稀土公司(Arafura Rare Earths)去年獲得8.4億澳元資金,建設該國首座集礦場與提煉廠於一體的稀土設施。同年11月,西澳開設了首座稀土加工廠,由萊納斯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s)負責營運。
但根據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預測,澳洲至少到2026年之前,仍將依賴中國的稀土提煉能力。
中國正試圖把握特朗普引起局勢動盪的機會。
中國駐坎培拉的大使近日在澳洲多家報章撰文,猛烈批評華盛頓的全球貿易政策,並呼籲澳洲「與北京攜手合作」——但阿爾巴尼斯迅速予以拒絕。
在與特朗普政府談判中,澳洲強調了本國資源型產業的重要性。因此,儘管特朗普對大多數澳洲商品加徵10%關稅,部分關鍵礦產仍被豁免。
分析人士指出,阿爾巴尼斯的提案主要是為了在戰略上保護澳洲及其盟友,抵禦中國等對手。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ía-Herrero)接受BBC訪問時表示,阿爾巴尼斯的計劃比過去的提案「更加精細」,因為包含了在經濟動盪時出售澳洲資源的能力。
她表示,如果中國加強出口管制,澳洲可以出售更多礦產來壓低全球市場價格,削弱中國的定價權。但她同時指出,澳洲仍無法完全取代中國。
「如果(澳洲的)目標是服務西方、特別是美國,那麼中國仍能從其弱點中尋找突破口,而提煉能力正是最關鍵的一環。」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8/04/2025 05:00PM
28/04/2025 05:00PM
28/04/2025 05:00PM